张艺谋,这位拿过金鸡奖最佳导演、最佳摄影和最佳男主角的传奇人物,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,享誉国际的中国电影巨匠,几乎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代表之一。然而,如果论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巅峰,他并非无可争议的“最牛”。
衡量导演,作品才是关键。张艺谋固然奖项无数,但他的作品中,只有《活着》一部在豆瓣评分超过9分。而真正堪称中国电影“天花板”的,是另一位被誉为“中国电影民族魂”的谢晋,他拥有三部豆瓣9分以上的佳作,堪称中国电影导演中的顶尖存在。
谢晋的三部豆瓣9分作品分别是:1984年的《高山下的花环》(9.5分)、1987年的《芙蓉镇》(9.3分),以及1982年的《牧马人》(9.1分)。除此之外,他还有《牵手人生》(8.9分)、《聊斋》和《三言二拍》(8.7分)等作品,极具潜力冲击更高分数。
展开剩余78%回顾谢晋的辉煌历程,1962年大众电影百花奖创立之际,他凭借《红色娘子军》荣获最佳导演和最佳故事片奖,片中女主祝希娟摘得最佳女演员,反派陈强(著名喜剧演员陈佩斯的父亲)获得最佳男配角,成为当时电影界的重要里程碑。1981年,随着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诞生,谢晋凭《天云山传奇》再度斩获最佳导演和最佳故事片两大奖项。1986年,他的代表作《芙蓉镇》更是一举拿下第7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和第10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,同时助力主演姜文和刘晓庆夺得多个最佳男女演员奖项,巩固了其大师地位。
谢晋的荣誉不止于此:1997年获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,1998年被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授予“当代电影大师”称号,同年还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。2005年,他荣膺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,2007年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。近年来,他还入选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,并被评为“最美奋斗者”,足见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不可替代地位。
在谢晋的众多作品中,《牧马人》无疑是重要的现实题材代表作之一。1982年,这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,改编自张贤亮小说《灵与肉》的影片,由朱时茂、丛珊、牛犇等人主演,深刻反映了时代变迁与人性的复杂。影片获得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配角,以及第三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剪辑等奖项。更惊人的是,该片观影人数超过1.3亿,掀起了全国关于“如何爱国”的热烈讨论。朱时茂凭借此片一跃成为第一代偶像男星,而当时年仅19岁的中戏新生丛珊也迅速成为无数年轻观众心中的梦中情人,红遍全国。
《高山下的花环》则被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战争电影。198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,改编自李存葆的同名小说,演员阵容豪华,包括吕晓禾、唐国强、何伟、盖克、斯琴高娃等。影片在1985年横扫金鸡奖和百花奖,吕晓禾获得最佳男主角,何伟拿下最佳男配角,唐国强则完成了从“奶油小生”到实力派演员的华丽转身。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谢晋未能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和最佳故事片,但这丝毫不影响这部影片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。《高山下的花环》不仅在电影领域收获赞誉,其电视剧版本早已在飞天奖和金鹰奖上斩获多项殊荣,王玉梅凭此片荣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,成为观众心中的英雄母亲形象。甚至1995年春晚冯巩、牛群和倪萍表演的相声《最差先生》也曾提及这位英雄妈妈,彰显了该角色及影片在国人心中的深远影响。虽然剧情相对传统,但影片传达的精神力量历久弥新,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。
1987年的《芙蓉镇》是谢晋直面“文革”题材的大胆尝试,改编自古华同名小说,由阿城与谢晋共同编剧,刘晓庆与姜文领衔主演。影片获得第十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及最佳男女主角,次年更斩获第七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、最佳女主角、最佳女配角及最佳美术奖。《芙蓉镇》不仅是一部艺术佳作,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。多家电影制片厂曾计划拍摄该片,却因种种困难搁置,最终谢晋顶住压力完成了这部作品。那时的刘晓庆已是当红女星,凭借《垂帘听政》成为首位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提名的大陆演员,但她在《芙蓉镇》中再攀事业高峰。姜文当时刚从中戏毕业,是影坛新人,通过此片声名鹊起,并与年长她13岁的刘晓庆展开轰动一时的恋情。后来,刘晓庆因涉税事件入狱,姜文依旧出面保释她,而刘晓庆在谢晋去世后也主动资助他的家人,三者之间的深厚情感由此可见一斑。《芙蓉镇》成就了谢晋的导演地位,也深刻影响了刘晓庆和姜文的人生轨迹。
凭借《牧马人》、《芙蓉镇》和《高山下的花环》这三部高分作品,谢晋无疑被视为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大神,成为一代电影人的标杆和民族电影精神的象征。
发布于:江西省天天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